跳到主要內容區
Resource Classroom
 
 
:::

腦性痲痺

 腦性麻痺特質與定義 如何與他們相處

腦性麻痺

屬於一種非進行性的腦部神經損傷,原因是在大腦未發育成熟之階段 受到傷害,而造成動作控制障礙。

腦性麻痺依受影響的肌肉張力來分 類有痙攣型、徐動型、運動失調型、混合型四種。

特質

1  每一位腦性麻痺學生行為困難症狀都不一樣,有些容易流口水、說話 口齒不清晰、有些是在精細動作如寫字、穿衣等方面有困難。

2  痙攣型肌肉僵直收縮,會有不正常的伸張反射動作,對刺激過度 反應。

3  徐動型腕部和手指會有不隨意的顫動現象。

4  運動失調型平衡能力差,不能有效控制動作,在平衡、姿勢和方向感 等方面,無法表現準確、協調的動作。

5  由於一般人不瞭解腦性麻痺的特性,容易否定腦麻學生的能力, 長期的挫折與不被接納,使得腦麻學生較易自卑、缺乏信心,而 有較低的自我概念,進而產生退縮甚或過度的自我防禦,造成社會功能的障礙以及不適應行為的表現。

 

 如何與他們相處

提供校園合適空間,例如座位安排、住宿寢室調整。

提供生活與學習上必要的輔助設備與器材。

課程若需站立操作,幫忙同學抄寫筆記。 課堂上需要分組討論時,可主動邀請同學參與,以免使其無所適從。

分組作業或課堂報告時,應儘量依同學的能力讓其共同分擔, 勿因其障礙而剝奪參與權利。

登入成功